
麥秸破碎機新聞視頻的動態

富通新能源 > 動態 > 秸稈粉碎機新聞動態 > > 詳細
PCM110型殘破機拆下來錐套平臺調整
正式發布精力:2014-06-11 08:09 主要來源:未命名
1、問題的提出
PCM110型錘式破碎機與多種型號的轉載機配套使用,主要通過調整煤流間隙將普氏系數f≤4.5的煤塊軋成所需要的塊度實現其破碎能力,主要組成部分是破碎底槽、主架、傳動裝置、錘軸總成、V帶等。破碎機錘軸上裝有2對錘體、錘頭以及可調扭矩的摩擦離合器。離合器用于控制塊錘軸的工作轉矩,而轉矩的大小直接影響破碎能力。
如圖1所示,離合器左塊是傳遞力矩的一個主要零件,為保證鍵連接與安全傳遞力矩,左塊中錐度為1:10的錐套要求與錘軸錐度密切結合,接觸面一般大于錐面的75%。正因為離合器左塊在組裝時的緊密配合,在井下長期使用中錐套很容易同定死或因軸承擰爛和錐套粘死;加上它安裝于錘軸兩端,如果錐套拆不下來,內部軸承以及軸承座、壓蓋等無法拆卸,部件損壞也無法維修,所以拆卸錐套是錘軸總成維修的關鍵所在,為此結合實際操作中的經驗,針對以上問題做了一些改進。下面對新舊拆卸方法進行分析。
2、改進前的2種拆卸方法
第1種方法。如圖2所示,用六角螺栓先將有拆卸板與錐套固定好,然后再將拆卸裝置與另一塊拆卸板固定好,用扳手順時針擰動中間高強度六角螺栓,對錐套產生壓力,使錐套自動脫落。但是,由于井下環境潮濕鋼板生銹嚴重,附著力比較大時錐套容易粘第2種方法。如圖3所示,首先用六角螺栓將上下拆卸裝置用螺栓固定好,然后再用螺栓將下拆卸裝置和錐套固定好,最后在上拆卸裝置下方安裝一個小型液壓千斤頂,通過千斤頂給上拆卸裝置一個力,這個力反作用于錐套,使其脫落。這種方法要求拆卸零件時必須保證整個錘軸垂直放置,但因煤礦維修車間條件有限,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發現這種方法也不太理想。
3、改進后的拆卸方法
總結以上2種拆卸方法的經驗教訓,查閱一些資料,經過反復試驗,設計了一個外徑為248 mm的大絲圈。該絲圈采用ZQ45#鑄鋼材料,在其內部加工M190x3的內螺紋。其工作原理是:在拆卸錐套時,先將其與圖4中錐套外螺紋(組裝時在其外周已經加工上去的螺紋)相互嚙合,產生結合力,然后用釘錘輕輕敲擊絲圈外牙,慢慢地錐套移動與錘軸分離,這樣就達到了拆卸目的。
4、改進后產生的效益
該絲圈結構簡單,工藝一般,加工和材料費用只需300元左右,而2盤3113734軸承和2件錐套加起來成本費用將近7000元,而且1件絲圈能重復使用最低10次,這樣一次性節約資金7萬元。該項設計經井下操作及地面維修使用后,其結構合理,使用效率高,經機修車間3a多的維修實踐證明,可以提高效率10倍。該項設計亦可推廣使用于同類結構設備的維修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