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物工程質鍋爐風機中央行業資訊數據

富通新能源 > 動態 > 生物質鍋爐新聞動態 > > 詳細
聚集海洋生雜質能使用通過關鍵項目工程
發布了周期:2014-07-24 07:48 主要來源:末知
1、城市生物質供熱工程
結合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,在城市 推廣生物質顆粒燃料和生物質燃料鍋爐,替代區域集中供熱及分散 鍋爐燃煤。
在“十二五”時期,在生物質資源穩定供應、有采暖需 求的北方城市建設生物質供熱工程,利用農林剩余物、城市 生活垃圾及有機污水、養殖場畜禽糞便等資源,采用生物質 成型燃料采暖鍋爐、生物質燃氣供熱鍋爐等技術,綜合發展 各類生物質供熱,減少城市中的煤炭直接燃燒,改善大氣環 境和城市面貌,生物質鍋爐主要燃燒木屑顆粒機壓制的木屑生物質顆粒燃料。
到2015 年,年供熱消耗生物質燃料 10 萬噸以上的城市 達到 50 個,平均每個城市生物質供熱總供熱面積達到 100 萬平方米以上,相應每個城市平均每年替代化石能源5 萬噸 標準煤。全國生物質供熱總供熱面積達到 5000 萬平方米, 相應年替代化石能源250 萬噸標準煤。
2、農村生活燃料清潔化工程
將生物質能技術作為實現農村生活用能優質化、清潔化、 現代化,促進城鄉能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手段。“十二 五”時期,結合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,推廣農村生活燃料清潔化工程,充分利用當地農作物秸稈、畜禽糞便、林業剩余 物等生物質資源,推廣生物質熱解氣化、生物質干餾、生物 質成型燃料、大中型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池、省柴灶等技術, 為當地居民提供清潔生活燃料。
在生物質資源比較豐富、農村居民集中的地區,建設生 物質燃氣集中供氣工程,鋪設生物質燃氣管網,推進農村燃 氣物業化管理和服務。在具有采暖需求的北方農村,重點推 廣生物質成型燃料采暖技術。在林區及退耕還林地區,結合 生態保護工程,重點發展分布式生物質能技術,充分利用林 業剩余物建設生物質氣化和成型燃料項目,為林區提供清潔 的生活燃料,減少林木質燃料消耗,鞏固退耕還林成果。積 極支持在農村學校、醫院等公益設施和公用機構推廣應用清 潔生物質燃料。
到2015 年,農村生活燃料清潔化工程惠及1000 個鄉鎮、 100 萬戶農戶,年替代化石能源100 萬噸標準煤。
3、生物質能源作物和能源林基地建設
按照“不與民爭糧,不與糧爭地”的要求,根據我國土 地資源和農林業生產特點,立足非糧原料,結合現代農林業 發展和生態建設,在有條件地區實施生物質能源作物和能源 林種植工程,合理選育和科學種植能源作物植物,因地制宜 開發邊際性土地,規模化種植各類非食用糧糖油類作物植 物,建設生物質能原料供應基地。重點在“三北”地區的半荒漠化區、沙區等邊際性土地, 結合生態建設,建設以灌木林為主的木質能源林基地;在東 北、內蒙古、山東等地區開展甜高粱規模化種植;在廣東、 廣西、海南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種植薯類作物以及芭蕉 芋、葛根等植物;在海南、福建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河北 等地建設油棕、小桐子、黃連木等油料植物種植基地;加強 富油藻類培育技術研發,開展藻類原料培育工程。
到2015 年,建成木質能源林基地520 萬公頃,甜高粱原 料基地 50 萬畝,木薯等薯類作物基地 800 萬畝,油料能源 林基地 200 萬公頃,其他非糧原料(能源草等)基地 30 萬 畝。種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林滿足年產100 萬噸生物柴油的原 料需求,年替代化石能源140 萬噸標準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