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發展多元化的能源開發和利用目前,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作為主要的權力中心,石油,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結構,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能源供應體系,總的能源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0%以上。在能源生產和消費,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商業化量逐漸增加,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的消費結構優化,在2006年,從1980年的72.2%上升到69.4%,其他能源比重由27.8%高達30.6%.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的比例從4.0%至7.2%,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和利用增加。最終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明顯,煤炭能源轉化為電能從20.7%上升到49.6%.中國在能源生產能力,加快服務體系建設,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能源運輸系統,多元化的能源開發和利用趨勢。

(二)節能的有效性,節能上升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,能源開發和利用有效的治理和加強的重要組成部分,作為環保的能源。截至2008年底,全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建成投產,總容量的火電容量占60.4%機組的升級換代,近年來迅速下降,煤炭消費約290萬噸總能量守恒標準煤,減排二氧化碳660萬多噸。從主要污染物,在2007年,單位GDP能耗下降3.27%,比上年,節約89.8萬噸標準煤,下降了4.66%和3.14%,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。2007-2009年,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總量下降了10.1%,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,排放總量下降8.95%和6.61%。
(三)在能源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主要能源消費行業,能源技術,加強生產過程中副產煤氣回收利用,減少氣體排放率的鋼鐵行業,煤炭行業節能設備和系統,提高煤炭綜合加工體系,以提高效率煤炭的使用;電力行業采取節水環保發電機組,積極發展熱電聯產,煤炭和石油,以促進技術創新;石油和石化行業的創新節能技術,建立一個更完整的技術體系,以獲得國際領先地位。發展和利用新能源,核電已初步具備自我百萬千瓦壓水反應堆的設計和施工能力。小小的
秸稈壓塊機也將會實現資源再利用,成為利國利民的“棟梁之材”。
(四)深化節能管理體制,促進能源有效利用政府積極制定環境稅收、綠色信貸、排污權交易、生態補償機制等環境經濟政策,極大地推動了能源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。能源投資主體實現多元化,能源投資快速增長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、科技水平迅速提高、能源市場環境日益改善。通過市場價格機制,基本實現煤炭工業生產和流通市場化。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,不斷建立和完善監管機構,實現了電力工業的政企分開、廠網分開。不斷深化能源價格改革,逐步形成了有利于促進能源結構優質化和清潔化的進出口結構。廣泛的能源開發和利用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,“十一五”是我國加快城市化,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時期,如果繼續“十一五”增長的趨勢,在2020年的能源需求總量將可能超過5.5億美元噸的能源供應,環境承載能力,能源安全的挑戰,能源發展的需要,并利用模型做了新的要求,綠色,低碳能源是勢在必行。